9月6日晚,山东潍坊马姓市民跟家人在泰华呷哺呷哺火锅店就餐,吃到一半怀孕的妻子从火锅里捞出了一只老鼠。
接连几天并没有得到店方的积极反馈,事件发酵,作为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H股股价应声下挫,市值3日蒸发11亿港元。
餐饮巨头出现类似问题的不是呷哺呷哺一家,食品安全依然是悬在餐饮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
▍ 孕妇火锅里吃出老鼠视频可能会引起您的不适,请谨慎点入
马某介绍:当晚6点半左右,刚吃没几口,爱人高女士就在汤底里捞出一只老鼠,出现问题后,他们第一时间与呷哺呷哺火锅店沟通,店家说只愿意出5000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赔偿。
因为马先生的爱人高女士目前正处于孕期,所以提出去医院检查身体之后再进行协商,并向当地监管部门举报。
据马先生描述,其中一名店员称:担心孩子的话,给你两万把孩子打了。
▍ 呷哺呷哺:保留司法追究权
服务员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难免让人反感,而呷哺呷哺的官方回应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9月7日,潍坊呷哺呷哺火锅店区域经理杨介绍,呷哺呷哺是全国直营店,该事件必须由总部处理,现在无法给记者答复。
9月7日晚6点30分,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食药监部门已经介入,店方也保留了餐厅的视频,“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只老鼠是我们餐厅的过失造成的,所以我们同时也保留司法追究权”。
9月8日上午,马先生说:距离事发已经是第三天了,呷哺呷哺店方未给他作出任何正面回应,一直让他等待结果,对方的做法实在是让自己难以接受。
9月8日晚间,呷哺呷哺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通过全面检视各个环节和餐厅监控视频,初步排除因菜品出餐操作不规范或餐厅环境污染造成老鼠进入的可能。
呷哺呷哺的强硬态度并没有让事态平息,9月9日,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局经过调查,对外公布处置情况。认定:现场未发现鼠迹。但火锅店存在加工区地面有积水,部分蔬菜供货商资质索证不全等问题。
对此,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涉事火锅店停业整改,对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立案处罚。
9月11日,呷哺呷哺官方微博时删除了此前的那份强硬声明。
▍ 食品安全:餐饮企业的命门受“老鼠门”影响,呷哺呷哺H股股价应声下挫,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12%,市值蒸发超过11.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近10.2亿元。
食品安全依然是悬在餐饮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此前,媒体对呷哺呷哺存在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时有报道,而店方的处理态度往往消极了事:
2013年12月,法制晚报报道呷哺呷哺餐具清洗消毒过程被简化,放入水中两三秒就捞出,而消毒池、消毒柜基本为闲置状态;
呷哺则回应称,此种情况属于个别餐厅个别员工不按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是公司坚决不允许的,并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2014年3月2014年3月12日晚上,她带着自己不到两岁的儿子到呷哺呷哺管庄科技大学店用餐。孩子在吃饭过程中,吃到了洗涤用的84消毒片。
呷哺后来则推翻现场服务员的说法,辩称是水垢而不是84消毒片。
2015年4月19日,李先生和女友一起到呷哺呷哺西单新一代商场店用餐时,锅内发现一只蟑螂。李先生和店方交涉后,店方将其用餐费退还,另外还赔偿500元钱了事。
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呷哺呷哺被曝以猪血冒充鸭血。
每一次媒体的曝光,公司股价都应声下挫。2016年,3名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生在呷哺呷哺就餐而引发疑似食物中毒,该事件直接导致该公司股价3天累计下跌15.6%,市值蒸发5.21亿港元。
食品安全一直是餐饮企业的命门,出现问题的公司不止呷哺呷哺一家。
A股上市公司绝味食品(603517),曾在其招股书中提示了“存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绝味食品称,报告期内被抽查出存在销售环境不合格、细菌超标、短斤少两等问题的次数高达114次,仅2015年一年存在问题的次数仍然达到了28次。
港股上市在即的海底捞,也曾在2017年被曝出老鼠爬进食品柜、店员在清洗打扫卫生用的簸箕时与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等现象。受此类事件影响,公司业绩直线下滑,上市时间也不得不往后推迟。